News
行业新闻

传统媒体的新图景

2018年04月26日互联网浏览量:0

传媒新图景

当人们可以通过任何软件和终端在任何时间地点生产、传输和获取媒介信息的时候,丰裕代替了稀缺,海量代替了匮乏。

这就打破了工业时代由于技术、设备、人才、能力等方面的稀缺而导致的信息生产、加工和传输被媒介机构垄断的格局,从而使得媒介产业的商业图景进一步清晰化:用户需要的是信息,而非承载信息的媒介机构或终端设备;用户需要的是个性化的信息,而非程式化的媒介应用软件或标准化的媒介产品。

举例来说,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拥有功能丰富强大的办公处理能力,但是绝大多数用户仅仅使用了其1%的功能,却不得不为标准化生产出来的满足所有人需求的功能买单。

从同质化到个性化

这种标准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工业化、流水化、标准化的媒介内容生产和分发方面也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建立在工业经济范式基础之上的媒介机构和媒介思维有着鲜明的工业流水线色彩,媒介内容的生产与很多其它实物产品的生产一样,同质化批量化的进行复制。

媒介受众也被界定为同质化的大众,通常认为分发给无差别大众的媒介产品也是无差别的,即便媒介机构希望有差别的对待不同受众,它们也根本不具备了解数以亿计受众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行为偏好的能力。

但是建立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基础之上互联网经济范式则不同,其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要求对每一件内容产品和每一个独立受众进行差异化管理和个性化追踪,也就是说,形成了以媒介受众或曰用户为中心的产业格局。

重新审视媒介价值

在这方面,传统媒体却表现得不知所措、捉襟见肘,而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新媒体则将迅速填补这块市场空白。

可以说,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媒介生产和传播如果不能有效的针对单个用户来进行,那么媒介机构本身的价值就需要进行重新审视。

在新的范式下,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使得大规模收集所有用户的媒介点击、浏览、评论、转发等各种行为和其兴趣爱好成为可能,媒介信息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接收的广泛受众,而成为了主动互动的精确用户,只有了解了每个用户的喜好,才能提供个性化的媒介内容。

产消者定制

事实上,不仅仅是媒介产业,新技术经济范式赋予了几乎所有产业的消费者以巨大的话语权,大部分产业的主导力量都在向消费端移动。例如小米手机,就是紧紧围绕着小米的消费者或曰粉丝来进行它的生产、传播、销售和售后服务的。

同样的道理,媒介企业自身边界的消弭可以鼓励媒介用户广泛的参与到内容的生产过程中来,使他们成为深度参与到媒介内容创意、生产、传播、反馈等各个环节的“产消者”,为用户自己量身定制媒介产品。

实际上,我们要判断一个媒介组织能否适应当前新旧范式的转换趋势,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它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产业变迁过程中必定会遭遇到困局,并找到适合自身的突破口实现转型和升级。

拥抱转型

可以说,中国的传媒机构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事业体制和三十余年的产业化进程之后,正在面临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对传统的媒介产业而言,这或许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这也肯定不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媒介转型的时代。

无论媒介自身是否直面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产业环境到消费者习惯都已经在客观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兴媒体就是随着全新的通用技术体系而逐渐赋予了消费者以更大的话语权的,它促进了媒介产业由原来以媒介为中心过渡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新趋势。

既然消费者或受众的习惯和偏好已经发生了迁移,传统媒介也必须跟着新技术的步伐调整自身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这是产业变迁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