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到新科技环境和新历史阶段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探索。在探索实践当中,媒体融合出现一些认识误区和发展偏差,亟待纠偏,否则媒体融合只是纸上的融合,而不是实际融合。
全媒体不是全能媒体
“全媒体”是媒体类型种类的“全”。一是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信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二是涵盖视、听、感、各种信息接触方式的“全面”;三是受众需求的“全面”满足,全媒体更注重全面覆盖,全面到达,入脑入心,追求最佳效果。
但是全媒体不是全能媒体,它所实现的还是媒体的属性和功能,不是无所不能,试图以媒体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目前有些媒体涉猎电商、营销,甚至产品开发、产业开发,忽视或者弱化内容生产,实则是饮鸩止渴之举。
全媒型记者也不是全能型记者,要求记者既会这又会那的“全栖作战”。一是不现实,二是不够专业,三是不必全面追求“全能化”。新闻实践当中,需要更多的专家型、专业型、全媒型人才,有更深的思考,更专的探索,更沉的状态。
自媒体不是私人化媒体
自媒体相对于公共媒体而存在,自媒体是个人的媒体,尽管是个人的,还是具有媒体属性,不是压在箱底的“私人化日记”,自媒体一旦与社会见面,就应该有社会化属性,有承担社会传播责任的自律感。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自媒体都应该承担。除了社会责任,自媒体还应该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大部分自媒体人都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者社会影响力,自媒体的发声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众从性。自媒体人应该有过滤信息的能力。一是不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二是不传播谣言,三是不发表主观臆断的言论。自媒体人应该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自媒体的荣誉和公信力。
“中央厨房”重点不在“厨房”
“中央厨房”是媒体融合的标志性工程,全国各地、各媒体都把媒体融合的重点放在建设一个多人可以围在一起办公的“中央厨房”上。建成以后发现利用率并不高,甚至不能付之于常态化的工作当中。这显然不是媒体融合的本意。
“中央厨房”的重点不是在建设一个“厨房”,重点是在构造一套管理、运作体系。“管理的厨房”,比“建设的厨房”更重要。要实现“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全天滚动、多元覆盖”的融媒目标,打破原有旧的运行和管理格局,建立新型融合格局,更为迫切而必要。
“中央厨房”的画像应该是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的融合传播体系。它是“体系”,而不是“工程”。这个体系,包含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管理。只有这样的中央厨房,才能形成“中央”聚合能力。统一平台,汇聚资源,合力传播,这才是媒体融合的发展目标。
不是所有媒体都需要融合
融媒不提倡一刀切,还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逐步去适应。有些媒体的主力在内容生产,打造精品内容永远是主题。内容版权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不能因转型新媒体而失去原有的优势。越是全媒体时代,越需要专业化、品质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比如电影、电视和手机,三块屏幕各有各的功能归属。电影更追求感受享受,电视更追求公共话题,手机更注重私密色彩。如果不按照受众属性去创作,就会出现对牛弹琴或者东施效颦现象。
分众化不是小众化
大众化媒体并不大众,这个大众是模糊化的,是按照物理特征进行的受众品质划分。比如性别、年龄、职业等,尽管数据总量很大,但是对于传播受众的规模来说,是模糊的,边界并不清晰;分众化是对大众化的具体细化,是按照受众需求进行划分,指向就非常明确。一种需求尽管是个别人的需求,但是放在公共媒体的层面,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比如诗词、朗诵、文物、配音、吟诵等偏冷的领域都能产生很炙热的影响力。
融媒格局需要去层级化
当前融合的格局是媒体间各自为政,报纸依然是报纸,电台依然是电台,电视依然是电视。即便是报纸,也是各是各的报纸,有多少家报纸,就有多少种融合方式;有多少家媒体,就有多少融媒格局。还有就是行政化融媒趋势。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到县级行政机构都在投资融媒建设,实践证明,利用率不高,效果不显著,还有重复投资的迹象。
总之,媒体融合需要下好一盘大棋,统筹规划,功能有别,资源共享,端口管理。要在发展路径上积极探索。一种是全国一张大网,各地、各级、各媒接入。一种是打破二元制壁垒,鼓励强媒壮大,大势带小势,主流带支流。一个旧观念不易打破,那就建立一个新观念引领。这句话比较适合启发媒体融合工作。
Copyright © 2024武汉天宇声源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