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行业新闻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三个“法宝”

2019年01月23日广电智库浏览量:0

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正在全国展开。有的县市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走在了前面,更多的县市还在学习观察和探索。*已经挂牌运营的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情况来看,一个具有融合聚合功能的大型显示屏,还有后面的相关大数据支撑似乎是“标配”。但我们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还在于掌握以下更深层次的三件“法宝”。

第一,体制机制突破创新是关键。

媒体融合发展往纵深推进,体制机制障碍正在成为不得不对付的“拦路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县级广电形成了公务员、事业编、外聘、劳务派遣等身份相互混杂的用人现状。资金来源也是包括财政拨付、自我创收、项目专款等多种来源,很多县级广电台(中心)是靠着向上级“一事一要”来解决基本的运转,收入很不稳定。而要建立需要腾笼换鸟、全面升级换代的融媒体中心,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方面,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支持固然重要,从实践看,凡是那些当地党委政府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升到执政为民重要参谋助手、巩固壮大新时代县域思想文化阵地高度的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确实也得到较为有力有效推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融媒体中心自身建立一个新的“自适应”系统更为重要。这个系统要能够自主适应新的技术发展要求、公共服务要求和思想舆论竞争形势要求。“拄着拐棍是走不远的”。起步阶段,融媒体中心也许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推动,但随着融媒体中心的建立和运转,培养自我“造血”功能,坚持自我发展和政府扶持“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实更强。在这方面,河南省项城市等地的融媒体建设实践(见1月21日“*广电智库”推文)已经蹚出一条路子。比如项城市融媒体中心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再造用人机制,去行政化、去“编制”,推行全员竞聘制,不拘一格降人才,硬是通过新的人事制度激发的内部活力和释放的生产力,实现年收入3000万元。

第二,深耕本地化服务是抓手。

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根本宗旨还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一贯重视的基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在新时代的升级版,作为*接地气、*沾泥土、*知民亲民的党的舆论宣传和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及源泉都在于服务好一方地域的人民群众。

当前,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深耕本地化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融媒体硬件软件“互联网+”升级带来的巨大动能,为当地党委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已经将本地化服务拓展到政务民生的方方面面,深度渗透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日常生活。广电+问政、广电+文化、广电+农业、广电+活动、广电+健康养老、广电+*扶贫等等新模式,层出不穷,有的还融入了公交站牌、户外广告、旅游景点直播、平安乡村等资源,为群众提供了“掌上的便利”,打造了新时代广电农村服务新增量。

第三,巩固强化基层思想舆论阵地是根本。

建成基层融媒体新型广电公共服务网络,巩固壮大基层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这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把握的根本。

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成功实践表明,融媒体传播带来的显著效应*是帮助县级广电重新寻回了主流媒体的地位,提升了广电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和壮大了党在基层农村的思想舆论阵地。如河南项城市融媒体中心建立了1000多个微信工作群,直接联系全市126万群众,融出了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湖南华容县广电在融合发展中始终坚持新闻立台,积极引导舆论,紧紧围绕中央精神推出的融媒体传播系列专题“脱贫攻坚”“华容芥菜”“乡村振兴”、“树新风”、“环境整治”等,单个专题总访问量都在百万以上。四川合江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合江新闻”微信平台粉丝量近10万,早新闻栏目《合江早豆花》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注册用户2万多,浏览量超过50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