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鼓组麦克风自上市起,就以其精准的指向,小巧的身形,易安装易携带的优势广受好评,近期,我们很高兴收到来自Funkystudio BeiJIng音乐录音工作室的方言老师从专业角度给出的产品测评。
很荣幸能拿到sE Electronics的乐器话筒做测试。我很早就知道sE研发生产高水平话筒和专业声学产品,记得在多年前,大概是2003年在上海Prolight &Sound 展会,我有幸见到sE创始人邹先生。当时他向我介绍新开发的,可以同时做吸收与扩散的声学产品,被他称为吸扩材料,以及一个新的英文单词好像是diffuser。邹先生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很有自信,令人印象深刻。后来在每期的MIX杂志都能看到他家的广告,又听说他和Rupert Neve合作开发产品。这回有机会能试试他家的产品自然非常高兴。
此次sE带来了在2019年新上市的动圈式乐器话筒,分别是:通用乐器话筒V7 X;适用于军鼓与通鼓的V BEAT和它的鼓夹V CLAMP以及我非常感兴趣的新款底鼓话筒V KICK!而且我还找到一只sE先前发布的人声动圈话筒V7也一起来研究一下。
V 7 X 与 V BEAT 同款话筒芯,超心形指向
我们先看看这三款话筒。正如所料,V7 X与V BEAT其实只是外壳不同,他俩话筒芯是相同的,指向性同样都是超心形设计。
V7 X 与 V BEAT
而V7 X与自家大哥V7则是不同的内核,而随后的声音测试也说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设计。
V7 X 与 V 7
V ClAMP 专用鼓夹 稳定美观
与V BEAT配套的V CLAMP专用鼓夹值得一提,它的连接杆非常粗壮,夹在鼓上,话筒不是像其他一些软材质的鼓夹会随着演奏的震动来回晃动,而是非常稳定,因此理论上可以得到更稳定的声音。而且V BEAT的插口设计可以让话筒线与V CLAMP平行,布线会比较好看。
V CLAMP 与 V BEAT
而且V CLAMP也可以用于其他话筒,比如SM57,虽然用在军鼓上方可能因为深入太多不大合适,但是用在军鼓下方应该挺好用的。
V KICK 四种模式可选
V KICK则是一款音色可变的底鼓话筒,他内置被动式EQ,看他的拨档开关:
两个开关都在Classic时即所谓“经典”模式
单独拨下第一个开关是所谓“现代中频”音色,切去中频
单独拨下第二个开关是所谓“现代高频”,提升高频
两个开关都拨下去,会同时切去中频并提升高频,适合速度快而激烈的音乐。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可能还是喜欢用话筒最“原声”的声音。除非对于未来后期混音或者在现场对于音乐风格绝对的明确,否则我是不会用它的拨档开关的。这种类似的设计还有我非常喜欢的话筒——AKG D12VR。D12VR是经典话筒D12的重生版,在保留原声声音特点的基础上使用主动电路再增加三种音色模式可供选择。不过我也同样的,无论在录音还是现场,我从来没有使用过它的电子主动模式改变音色。一直用它的原声音色。
为了能让更好的说明这几款sE话筒的特点,我找来了几只有特点的话筒与之对比。包括SM57,SM58,AKG D12VR,森海MD421,本来还打算用一只德律风跟M81,但是觉得它不够典型而放弃。
为了能更好的说明这几款sE话筒的特点,我找来了几只有特点的话筒与之对比。包括SM57,SM58,AKG D12VR,森海MD421,本来还打算用一只德律风跟M81,但是觉得它不够典型而放弃。其中sm58是用于作人声对比。Sm58是最常见的动圈话筒之一,大家应该对它的声音特点比较熟悉。其实不管什么话筒,用人声,我们总是能容易分辨它们频响的特点,因为人类对自己的语音最敏感。使用人声,可以快速地了解各个话筒的频响特点。而SM57也是最常见的动圈话筒,它的低频更清晰自然,作为通用乐器话筒,大家也非常熟悉。用它来作为对比话筒十分合适。森海MD421是行业标杆,与之相比可以看看差距。D12VR价格较贵且并不常见,但作为音色可调的乐器话筒正好可以与V KICK放在一起聊一聊。
人声对比测试
首先是作人声测试。以下所有测试文件都是使用API3124话放录制,使用同样的增益,如图:
特别注意:在听以下这些测试文件的之前,我事先有请各位朋友能原谅我的大舌头口齿不清满嘴冒泡和蹩脚的英文发音,只是从学术上探讨话筒的频率响应的一些特点。
感觉如何?于我个人来说,相比较SM58温暖的(浑浊的)低频,sE V7是一个很好的发现!首先它有着比SM58更高的灵敏度,而且作为一款超心指向话筒,它的近讲效应十分克制,有些人也许觉得薄,但其实是因为我的声音本身偏薄,十分接近我本来的声音。而且中频更有力,高频也更亮一些,声音比较靠前,而又有很好的还原。它采用所谓“定制的铝制音圈”,也许就是声音其不错的原因。虽说铝的导电能力不如铜,但是铝线圈会更轻,可能因此更容易被驱动。
sE V7 X与V7相比,在中频高频二者声音非常相近,但是在100Hz以下的频段竟然增加了近20个dB,V7X果然是为拾取乐器的低频做了优化,又保持了V7平滑的中高频,我很期待用它拾取打击乐器的声音。而sE V BEAT,因为话筒内芯与V7X完全相同,声音也自然是非常接近。只是从测试文件来听,V BEAT似乎有比V7X更高的灵敏度,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录音时距离话筒更近的原因。有这么敏感的低频响应,我为什么不把V7X或者V BEAT也放到地鼓里试一下呢?然而并没有,我当时没想起来,以后有机会再试吧。
AKG d12VR在被动模式下,除了6K左右稍微有些突兀,其他频段声音比较均衡,并没有为录地鼓优化很多。而sE V KICK则是一只典型的地鼓话筒,即使在默认模式,对于100Hz以下,以及3kHz这些频段有明显的强调。
从这些话筒对于人声的反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人声测试不太容易表现话筒的瞬态特性,还是要在鼓上试一试。这次测试我只是用了一只12寸的架通,本来想用军鼓,但是棚里的军鼓声音被艺术家调整的比较特殊,容易让人误解话筒有问题,所以放弃了。我不是鼓手,虽然和鼓手混了很多年还是不会打鼓。但我尽量对鼓做了调整,并且注意每一次击打的角度和力度,尽量让声音统一。至于各个话筒的摆位,也尽量保持一致。
通鼓对比测试
通鼓话筒摆位
作为所谓话筒中的瑞士军刀,SM57其实用在哪里都不差。不过用在通鼓上,相对来说,声音偏薄,不够丰满,有点儿“柴”,虽然是没有问题的声音,但你总期待有更好的话筒来替换它。用MD421录通鼓是我的最爱,作为高端动圈话筒,其声音松弛而自然,宽而且润,确实是好。可惜唯一缺点就是贵,一只的价钱可以买差不多3、4只57或者V7X,对于需要使用4只甚至5只通鼓的鼓手,用MD421录音确实是奢侈的选择。
而V7X明显比SM57有更高的灵敏度,声音有冲击力,但也不是很“紧”,超心形指向的隔离度也较好,绝对是SM57的强劲对手。它在100Hz以下的低频有冲击感,相信如果用在军鼓上可能会比在通鼓上有更好的感觉。因为通鼓的低频并不需要这种冲击力。V BEAT与V7X有着相同的话筒内芯,声音自然是一样的感觉,但是似乎低频更收敛一些,更适合通鼓,果然是做了优化。特别要说一下这个V CLAMP鼓夹真的十分稳定,夹在鼓上丝毫不动,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强壮的鼓夹。而它的缺点却也来自于这粗壮的金属连杆。因为它是直的,所以无法如其他一些弯曲连杆的鼓夹可以让话筒向鼓的中心靠,摆位有些受限。并且它的橡胶部分材质有些硬,不使点儿劲儿还真卡不到鼓上。
总的来说,MD421当然还是录通鼓的首选,声音通透自然而松弛。和MD421相比,V7X和VBEAT的声音稍微紧一些,但是低频更丰满一些,我甚至觉得对于通鼓来说有些过多了,如果用在现场演出,可能需要作更多的低切。而SM57则是没有问题的话筒,但将是我别无选择时的选择。
底鼓对比测试
最后来听听底鼓话筒的对比音频测试 :
首先是我近期用的最多的底鼓话筒D12VR。前述说它有4种音色,分别是第一经典被动音色,在供48V幻象电源后,第二提升低频,第三减少中频,第四同时提升低频与高频且减少中频。
对于D12VR,再次声明我特别喜欢它的经典被动模式,可以拾取到非常自然的底鼓的原始声音,这一点从前面人声测试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它在低频段下潜很深但并不会加强低频。它的中频段很好听。在爵士乐的现场,我将D12VR放置在底鼓外(不是在底鼓开口的位置),可以得到好听的“砰砰”声,很文艺。至于余下三种主动模式,第一种绿色指示灯,提升低频,减少中频,已经比较符合现在的审美了,去掉中频可以让打击感变得明确,而增加的低频可以超低音系统更好推动。第二种红色指示灯,只减少中频。从频率阴阳论来说,减少某个频段后只需要加大音量就可以提升其他频段,又不会太过分。第三种蓝色指示灯,提升低频与高频并减少中频,这是所谓“现代的”底鼓声音,我真心不喜欢,因为感觉声音“没有灵魂”,只是为了能够让底鼓从类似粉红噪声一般的嘈杂的失真吉他中被听到,也不会干扰其他乐器的频段。
从前面的人声测试中,我们发现,即使在经典模式下(不是用被动均衡开关)sE V KICK也比D12VR更为硬朗,中高频在3kHz频段有明显提升,低频在100Hz下也有一定提升,鼓声因此更为有力,更摇滚一些,但又不特别突兀。而所谓的现代中频模式,在减少中频后,地鼓的延音变得更短,在较快速的音乐中会有所帮助。至于现代高频模式,我不认为它可以单独存在,而是要与所谓现代中频模式作为组合,直接简单暴力地表现现代摇滚乐如同大便干燥般的音乐性和空洞的情感。
这是一篇迟迟没有完成的文章,主要是觉得如果没有经过真正工作实践的文章没有说服力。终于,等来了一次录鼓的工作。这次录鼓,因为音乐特别要突出通鼓的声音,所以我不仅拾通鼓上,也拾取了通鼓底部的声音,就像拾军鼓的方法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得到非常丰满的通鼓音色,不好的地方当然是有点儿麻烦而且需要较多话放和话筒,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需要特别丰满的通鼓。介绍一下此次录音的话筒,OVERHEAD话筒采用两只AKG XLII,军鼓上方用MD441,军鼓下方用KM184,通鼓上方当然还是MD421,通鼓底端则是使用V BEAT。V BEAT十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它的声音不仅频响更宽而且很沉!特别要说,在与D12VR的竞争中,sE V KICK胜出!因为D12VR太“绅士”了,力量感不够,而V KICK则更有冲击力,更适合这首歌曲的感觉。
录音现场
录音之后第二天,又开始了某全国剧场巡演工作,我也带上了sE话筒,体会它们在现场演出中的表现,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原来我的配置,考虑到要快速安装,减少摆设话筒架的时间,无论军鼓和通鼓,我都是用森海塞尔的e904,底鼓话筒用D12VR。而最终,我用V BEAT替换e904作为军鼓话筒,声音非常好,深沉有力,原来需要提升的低频频段,对于VBEAT完全不需要。而VKICK替换D12VR之后,鼓手老师很喜欢,觉得在个人监听系统中,底鼓声音更明确。至于用在地通鼓,V BEAT表现也不错,声音深沉有力,对于一些需要表现地通鼓的音乐桥段很好。唯一觉得,与森海e904相比,V BEAT拾取的通鼓的打击感稍微有些多,这在重一些的音乐录制上或许优势更明显,而对于流行音乐,我个人觉得稍微有点儿“过”。
录音现场
最终,sE电子这几款的新型乐器话筒以非常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我的尊重!在现场演出,至少在军鼓的位置,未来一段时间我的首选将会是VBEAT或者V7X!在底鼓话筒上,VKICK也将会在大部分时间作为主力。最后我发现sE的logo设计的很好看,贴在旅行箱上十分醒目,它将成为我标示!
Copyright © 2024武汉天宇声源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